第十三届“九鼎杯”书画大赛决赛获奖名单揭晓
风起水涌波澜壮,画龙点睛意气扬。墨香雅集文化艺术研究院主办“第十三届九鼎杯书画大赛”,自2024年8月开始征稿,共收到全国的书画家来稿2000余件。
大赛经过了40多天激烈的角逐,现将本届书画大赛决赛排名公布如下,稍候将进入专家评审阶段,预祝参赛者能再创佳绩!
状元奖:房师革
榜眼奖:杨金鑫
探花奖:李莉
一等奖:柳朝福、任文彪
二等奖:石志斌、王嵩霖、李庆、陈华林、刘迪林
三等奖:荣一波、张玉芳、孙中奇、王国平、张贵亮、翁祖良、王国武、李程、李灿尚、赵新国、郭正民、刘玮纯、袁警惕、刘涛、释恒通、边玉芝、刘庆忠、刘义海、王馨乐、郑乃峰
优秀奖:施汉鼎、李小中、孟泽、胡长安、刘祥国、张㐂钧、杨献东、宋卉、陈喜波、罗俊宏、田颖、张宝玉、朱多鼎、邵丽娟、张会玲、韩文孝、邓文义、刘合兴、杨自然、毛定荣、黄亚东、陶守金、吕晓艳、文军林、王国彪、韩斌、李瑛、张春林、黎元福、窦青明、陈建伟、练亦伟、闫红岩、金思悦、王兴会、李文忠、朱克飞、王子奇、何晓光、王国安、郭宝忠、張元周、金璐、郝金同、蔡宿之、罗志坚、薛懋功、崔玉林、王西仁、杨居科、黄璜、李先龙、二月书、夏传龙、何盛康、张雪景、万德坤、马钢、刘静、罗占全
1、房师革
房师革,山东省烟台市莱阳人,小学读书的时候就受语文老师的影响,酷爱练字,经常天还不亮就穿上衣服起来练字。老师布置的作业始终都是书写认真、整齐,都被老师当成标本进行宣传学习。进入中学尤其是上了高中,练字的时间越来越小了,后来随着学习压力的增大便不再练字!高中毕业后,便从事了教育教学工作,每天的工作量十分繁重,整天生活在忙碌之中,再加上自己是语文老师,备课书写的又多,作业批改量又大(尤其作文批改)课余时间还要管理班级,辅导差学生提高等等几乎没有一点空闲时间,每天天不亮起床,晚上九点半入睡。根本拿不出时间练字,而是把空闲时间拿在了辅导学生上!因为自己有硬笔书法的基础(参加过年轻教师书法比赛得过二等奖)所以我的学生中也有不小的模仿着我的粉笔字,钢笔字,有好几名学生因为字写的好而受到了部队和单位的重用,每当相聚在一起时,彼此间不时的相互交流和笔试!这几年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对空闲时间增多,于是便拿起笔练习写毛笔字,我们这一代人对如何写毛笔字没有概念,儿童时就没有学过,所以学习起来就很吃力!好在自己有点硬笔书法的基础,再加上成年人的领悟能力写了一段时间之后也觉得中华文化,文字的博大精深,看看先人们留下来的墨宝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我坚信,只要持之以恒,每天书写两个小时左右,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收获满满!
2、杨金鑫
杨再金,男,汉族,笔名杨金鑫,出生于1975年,党员,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凤凰县人,现任湖南省长沙市中机国际中层干部、中国健美协会CBBA高级健身教练员。爱好健身、书法、钓鱼等,尤其热爱书法,笔耕不辍三十余年,擅长隶书、魏碑,行书,曾在学校及公司组织的书画比赛中多次荣获硬笔及软笔一二等奖。人生最大愿望就是退休后与书法为伴,与健身为伍,与垂钓为友!
3、李莉
1981~2015年吉林省敦化市中医院,做护理工作。
本人自幼酷爱书画。自退休后在网页上自学了素描、彩铅、水彩、水粉等课程的基础知识。
2022年~2023年、利用二年时间,在及象书画院系统学习了从入门短期班到高级大师班的全部课程。并先后学完了李树宝大师和史国良大师的课程,受益匪浅。
2023年至今,跟着桅白国画老师学习人物画。
4、柳朝福
柳朝福,男,汉族,现年61岁,四川省平武县人。一九六三年五月出生在一个偏僻的贫困山区,学校条件十分差,学习环境也不好,受家庭社会等条件限制,学历不高,初中毕业,也没条件进书画专业学校学习。从小爱好琴棋书画,一笔一画间,让我学会了如何用画笔去捕捉生活中的美好瞬间。现为墨香雅集文化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
5、任文彪
任文彪,号巴蜀子,京华川人,别署啸风堂主、废纸斋主。
自幼与秦砖汉简结缘,和唐诗晋帖相伴,戎马数载钟其所好,临池不辍,不惜废纸千堆,秃笔成冢,勤研苦习,其作品尤以章草见长,博采众长,汲古纳今,自成一家。多次在全国各种比赛中获奖,多幅作品被中国长城学会,中央文献出版社,国家博物馆及各种艺术机构收藏。曾入选中国书画百杰、中国书法名家、德艺双馨艺术家等荣誉称号。现为当代艺术院、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传统文化促进会文教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会员,中国书法研究院艺委会委员、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执行院长、中国书画艺术产业联盟副主席、墨香雅集文化艺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等。
6、石志斌
石支兵,常用名石志斌。男,1974年5月出生,现年50岁。湖北省竹山县人,现定居湖北省宜昌市。从事自来水公司管理工作。
1995年毕业于湖北省十堰商校。1999年成人涵授毕业干湖北大学(汉语言文学)。1999年至2010年南下广东创业。2011年至今于宜昌市桥边自来水公司工作。
现为宜昌市作家协会会员,宜昌市点军区诗词楹联学会会长,宜昌市点军区书法协会会员。
2018年开始书法练习,硬笔软笔兼顾。软笔以二王行书为主,崇尚苏轼书体、米芾行书技法,楷书以颜真卿多宝塔为主。
7、王嵩霖
王嵩霖,字文祥,法号天玨,1974年2月生,籍贯上海之台北市人,现居上海。家族族谱毁于战乱,为明代王阳明第十九世孙,台湾国防医学院毕业,现为资深美容医师。书法乃业余爱好,中间荒废近三十年,疫情封控期间又提起笔做涂鸦,作品不敢称之为书法,只能为能看的写字而已。
8、李庆
李庆,女,54岁,1988年合肥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进修燕山大学会计学本科,毕业后一直在黑龙江省大庆现代技术中专工作,从事教育教学工作三十余载。一直喜欢书法,现在教育机构兼职书法启蒙教员。
9、陈华林
陈华林,男,1964年3月生。本人七岁开始上一年级,原上海报社主编陆年梅是我班主任,当地人都称呼他为陆先生。我羡慕他写的一手好字课外拜师开始练字,五年后进入中学,每个周末陆先生定时指导我练习书法从不间断。1980年高中毕业后回家务农,空余时间就去帮先生家干家务并尝试书法作品的创作。
1984年国家干部体制改革我考上了公务员。进入机关工作后除了做好本职工作外还负责各种会议的横幅标语及黑板报的书写工作,义务帮助企业、商家在户外制作文字类广告宣传;
1986年参加了浙江省青年硬笔书法比赛获得了二等奖。为了提升写字水平我放弃电脑打印,凡是文字类的工作简报、各类申请书及年度工作总结都以手写的真迹提交,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赞赏;
1993年10月我自愿下海从事企业管理及经商,白天工作繁忙晚上练习写字,至今养成了午夜二点后睡觉的习惯,有时为了写好一个字练到天亮。练习写字已成了我的日常爱好。为了传承中国书法艺术经常义务指导孩子们写字;
2012年至2015年在珍爱娱乐网站免费开设了书法交流房间和网友们互动得到了广大书法爱好者的一致认可。
我也曾多次投稿参加各种书法比赛但每次看到的获奖作品颠覆了我的认知,可能是我对书法艺术的认知还不够到位,但在抖音平台出现的吼书、各种书法教授的丑书让我难以接受。书法从古至今都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值得每个中国人崇拜和传承。这次能参加比赛首先感谢举办方为我们提供书法作品交流的机会,更让我们对书法推广增添了信心和动力,我坚信只要永不放弃,在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我真诚的希望举办方提供更多机会让更多的书画爱好者参与体验书画的魅力,为传承推广书画艺术作出应有的贡献。
10、刘迪林
刘迪林,字道冲,号荆鹏外野,又号悠斋,公元一九六一年生于楚郢南,党员,大学本科,南楚才子,作家、诗人、书法家,世界生产率科联中国分会研究员。
著有长篇小说《情有独钟》、《东方女圣》、《伍独贞》、《神马飞天》四部,专辑书法作品集《刘在心间》、文集《刘迪林楹联诗歌小说选读》、诗书画集《传习斋手稿》三部,主编《深圳市专家大辞典》、《广东专家人才大辞典》两部,另有论文、散文、杂文、游记、随笔散见于海内外数十种书刊典籍。
曾先后在金融部门、专家机构、政府机关及国际组织(百度、头条等均可搜索到其在上述单位任职之详情)工作过三十八年。其为人非常低调,不为成就而自满,不为崇戴而飘仙,不为财诱所心动,不为权势所趋颜。其艺术人生似诗书作品之广传而极被远瞩,其人格魅力如松傲崖巅之伟岸而倍受高瞻。
现退居广州东部中心某小镇,回归到个人藏书 5000余册的悠斋,专读“无用”之书, 潜心家文化的研究和家史的写作,计划完成悠斋三步曲——《悠斋影记》、《悠斋墨迹》、《悠斋故事》的创作。另,应刘氏家族之约,创作一百幅书法佳作存世,百年之后,捐献给以十四祖姓名命名的刘大厦文化园。
免责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编辑:rwddl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