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古韵新吟”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专家评审获奖名单揭晓
2024年1月12日,由北京汉墨书画院、古韵新吟文化组委会主办,阳光之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古韵新吟”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作品评审会在海峡导报社4楼展厅圆满结束。本次诗词文化大赛自2023年11月下旬公开发布征稿启事至2023年12月26日截稿,共收到来自两岸各地的诗词爱好者及文学爱好者自由投稿的符合征稿要求的作品1000余件。经过第一轮人气火热的争夺筛选,最后有200件作品进入专家评审。
本次评审委员会由资深中华诗词协会成员余元钱、孟建煌、吴中胜、黄美晖、林新等专家组成。在评审前,全体评委监委召开了评审会议。会议上,专家们均从评审的政治性、专业性、民主性等各方面对评审工作纪律提出了严格的自律要求。
评审由初评、复评、终评、文字审读、评奖五个环节进行。经过评委公平、公正、阳光、干净的评审,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43件,其中金奖2件,银奖4件,铜奖7件,优秀奖30件。
金奖:段巨海、石柱
银奖:韩鸿捷、张媛媛、仝宇、孙加荣
铜奖:沈岩、李杜鹃、王辉、李祥、崔海涛、穆向群、宋加林
优秀奖:张志琴、陈华、陈庆凯、吴玉敏、崔秀敏、李凤芹、林霞、林远华、许刚、周开国、徐业君、李福华、杨兴、战淼、刘久长、陈增璞、陈希平、郑鸣、兰勇辉、张跃、陈耀明、郭睿、刘运德、任万通、付晓生、张伟、欧济民、杨加富、肖必辉、郭夕夕
金奖:段巨海
个人简介:
段巨海, 网名观海听涛,古典文学爱好者。太原市诗词协会、太原市楹联协会、山西省诗词协会、山西省楹联协会会员。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在多家知名报纸杂志及网络文坛发表过文章诗词,好评如潮。
曾在全国各类诗词大赛上斩获多项大奖,成绩斐然。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
优秀作品
金奖:石柱
个人简介:
石柱,北京人,博士,研究员。在宇航出版社出版个人诗词集《蓝天诗情》。诗词见刊《中华辞赋》《长白山诗词》《长青诗刊》《暮雪诗刊》《诗词选刊》等,都有获奖。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
优秀作品
银奖:韩鸿捷
个人简介:
笔名霖柯,男,本名韩鸿捷,籍贯浙江舟山市。本人热爱诗歌创作,在今日头条百度等发表不少作品,愿与广大诗歌爱好者一起为我们自己时代的诗歌繁荣奉献自己大海般澎湃的激情。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
优秀作品
银奖:张媛媛
个人简介:
张媛媛,1973年生于湖北省钟祥市,1997年毕业于恩施湖北民族大学,现为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中山中学高中语文教师。二十七年兢兢业业坚守于杏坛,守一方净土,墨香绕指,素心向暖……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
优秀作品
银奖:仝宇
个人简介:
仝宇,笔名彤雨,江苏宿迁人,本科学历,曾做过教师、记者,情感作家,在全国各大媒体(凤凰网、搜狐网、百度、宿迁零距离等)发表作品近三千篇,并多次获奖。其作品《12.26——请记住这个伟大的日子》、《女人——最美的春天》,在2022年全国“璀璨杯”诗词大赛中荣获二等奖;其作品在2023年“古韵新吟”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中获得状元奖;小说《变故的家庭》受到广泛好评。
在诗词、散文、小说等方面具有很深的功底,其情感作品细腻、真挚,富有哲理性,深受读者喜爱。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
优秀作品
铜奖:孙加荣
个人简介:
孙加荣,男,1970年7月生于山东青岛市即墨区,大学毕业,1992年7月至今,即墨区南泉中学教师。即墨作协会员、即墨诗词学会理事,中国即墨网签约摄影师,《歆叶文艺》签约作家,中国散文诗协会会员,青岛红叶诗画社常务副社长。先后在教育类学刊发表过数篇论文,散文诗歌等文章见于《即墨教育》、《即墨诗词》、《墨城新韵》、《原乡诗刊》、《歆叶文艺》、《2018年当代作家作品精选》、《新即墨》、大众网、人民日报网等。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
优秀作品
铜奖:沈岩
个人简介:
沈岩,中国铁路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作家协会会员,安徽省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部分小说发表至意大利等数十个欧洲及港澳地区。参与动画片《抗日小奇兵》创作,在中央台多次播放,该片获第二届国际动漫艺术节《美猴奖》。出过散文集《寻找不回的世界》纪实文学《铁流奔腾》,有影视作品二十余部。获安徽省首届“中艺光影杯”电影剧本大奖赛创意剧本奖。参与编剧的《圩堡枪声》由八一电影制片厂摄制,独立编剧的电影《我为猪狂》由湖北电影制片厂拍摄,两部电影十上中央电视台六频道。《圩堡枪声》获安徽省五个一工程奖。微电影《萤儿飞》由安徽省卫计委人口宣教投制,安徽电影制片厂拍摄,获安徽省共创梦微电影大赛一等奖。美丽乡村国际微电影节优秀作品奖,第五届亚州微电影节好作品奖,第七届北京国际网络电影节最佳十部优秀故事片奖。获金鸡百花奖第三届国际微电影节优秀作品奖。2019年公益映像节优秀作品奖,2018年国家卫健委微电影大赛最佳作品奖和最佳编剧奖。电影《回家》,获美丽乡村国际微电影节大学生单元优秀作品奖。微电影《算账》由安徽广电集团五星东方拍摄。获金风筝国际微电影节优秀作品奖。安徽省微视频大赛一等奖,绵阳法制微电影大赛最佳影片奖,河北美丽中国微电影节奖,浙江微电影节优秀作品将。《成功的烦恼》获安徽消防总队微电影银奖。《风从大湾来》获安徽省原创微电影一等奖。第二届红色微电影节红色金寨单元最佳微电影,第四届国家卫健委微电影大赛优秀故事片奖。《借条》获中宣部、中央网信办,中国电影家协会,中国新影集团等部门联合举办的第三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微电影展映三十分钟一等奖。《穿越迷雾》获石家庄美丽中国国际微电影节优秀作品奖。曾任两家国家级杂志的特约记者和栏目撰稿人,到浙江传媒学院讲过课。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
优秀作品
铜奖:李杜鹃
个人简介:
李杜鹃,淮北市朗诵与演讲协会成员,工人文化宫《相之韵》艺术团成员。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喜欢旅游、舞蹈、朗诵。用文字描述世间烟火,用声音传递美好心声,其作品多次刊登于汕尾《金话筒播音系主持》及《相之韵》公众号平台,其代表作品《回家》《倒春寒》《男丁》《柿子红了》《婆婆的守望》《屈原颂》《春之语》《沙漠之海—腾格里》《江南—水乡之旅》等等。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
优秀作品
铜奖:王辉
个人简介:
王辉,笔名安顿,曾军旅生涯,现就职于燃气行业,做服务工作。喜欢诗词写作,自2017年尝试写作诗词。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
优秀作品
铜奖:李祥
个人简介:
李祥,1987年7月生,号沐风、沧临沐风,生于“鸡鸣三省,滇东锁钥”的云南罗平,2002年至2005年就读于罗平县第二中学,上学期间创建“青春之音”诗社,吸引了县城高中学的很多同学参加,2005年9月至2009年就读于云南警官学院,在院学生会,系团总支做学生工作,曾获得多个优秀个人奖,带领系里同学获得学院运动会“战术三项”集体第二,个人第二的成绩。毕业后进入警队参加工作,多次获得“优秀公务员”,专项先进等成绩。一直用自己的方式再向更需要的孩子们做着助学之事,先后帮助4位孩子成功的考入大学走出山村收获了自己的未来。
2006年开始学习创作古体诗词,有一定的诗词功底,截止目前先后创作诗词300余篇,诗歌《华夏精神》、《蝶恋花·春城雪》等多篇作品入选《中国新时代优秀诗人作品集》《建党百年新时代诗歌作品集》,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
优秀作品
铜奖:崔海涛
个人简介:
崔海涛,男,笔名勤勗、海不扬波,满族,中共党员,1967年生于河北承德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农学学士、公共管理硕士学位,2011年获授“河北省十佳基层宣传部长”荣誉称号,中国散文家协会会员。先后主编了《英雄颂》、《承德科技》、《走进隆化》、《墨海写意》、《中国隆化花会》、《走进高铁新时代》等,偶有诗歌、词赋、散文见于各级报刊杂志。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
优秀作品
铜奖:穆向群
个人简介:
穆向群,男,1985年9月生。山东泰安人。大专学历,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对古诗词有着独特的感悟。诗词不仅丰富了我的内心世界,也激发了我对文学的热爱。通过参与古诗词创作,尝试将自己的情感与思考通过诗歌的形式表达出来。‘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初涉此域,难免有瑕疵,希望通过更多的活动参与诗词创作以及得到良师的指导!
优秀作品
铜奖:宋加林
个人简介:
中共党员,男,会计专业,年龄65岁,曾任村党支部书记20年,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
优秀作品
中共党员,男,会计专业,年龄65岁,曾任村党支部书记20年,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
免责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编辑:rwddl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