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古韵新吟”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专家评审获奖名单揭晓
2023年12月31日,由北京汉墨书画院、古韵新吟文化组委会主办,阳光之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协办的“古韵新吟”杯全国诗词文化大赛作品评审会在海峡导报社4楼展厅圆满结束。本次诗词文化大赛自2023年11月中旬公开发布征稿启事至2023年12月13日截稿,共收到来自两岸各地的诗词爱好者及文学爱好者自由投稿的符合征稿要求的作品1000余件。经过第一轮人气火热的争夺筛选,最后有200件作品进入专家评审。
本次评审委员会由资深中华诗词学会成员余元钱、孟建煌、吴中胜、黄美晖、林新等专家组成。在评审前,全体评委监委召开了评审会议。会议上,专家们均从评审的政治性、专业性、民主性等各方面对评审工作纪律提出了严格的自律要求。
评审由初评、复评、终评、文字审读、评奖五个环节进行。经过评委公平、公正、阳光、干净的评审,最终评选出获奖作品46件,其中金奖2件,银奖3件,铜奖6件,优秀奖35件。
金奖:吴博文、胡文祥
银奖:胡明华、王国燕、王兆水
铜奖:梁兴伦、焦芃博、李志石、张作东、尤明才、刘建信
优秀奖:胡秀芳、彭姣云、采丰、彭明、李慧敏、赵玉清、郑金强、李翱翔、唐琳、于洪臣、王士和、魏仲斌、张春玲、杨珺、白贵华、王庆贵、吴巧山、王祖平、刘志远、朱慧、刘玉泉、王新华、吴任火、李永红、李艳秋、陈建存、张丁、徐邦泽、李迎许、张德强、付朝兰、王卫东、杨生英、日哈史清、王建成
金奖:吴博文
个人简介:
吴博文,关于诗词作品,那是在退休前一年,儿子结婚后留给我一台电脑,最初是在网易163网站上接触到很多诗词高手,两三年后网易关闭,我又申请到“诗词吾爱”网站,并很快掌握到写诗的要求、规律,及要领一气坚特学习了整整十年,积累作品三、四百首之多,后来又在个人QQ日志中留有部分作品,还有今日头条发表过不少作品。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
优秀作品
金奖:胡文祥
个人简介:
江苏江都人,生于安徽,长于安徽,工作在安徽,合肥某职业学院退休教师,高级电子工程师。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
优秀作品
银奖:胡明华
个人简介:
胡明华,笔名:寒山老人,生于1941年,1961年毕业于原湖南交通学院(现长沙理工大学),曾经在国防科技大学和湖南省科技协会工作,现退休。自幼热爱中国古典诗词赋,常写随笔。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
优秀作品
银奖:王国燕
个人简介:
王国燕,女,苗族,1985年生人,云南省昭通市大关县人。本科学历,一名初中语文老师,喜欢文学类书籍,喜欢朗读,喜欢用文字的方式记录生活点滴,喜欢舞蹈、音乐,在市级、县级、校级多次获得不同层次的优秀指导教师奖。
很喜欢的一段话:“人生最好的贵人,就是努力向上的自己”。生活不会辜负一个一直在努力的人。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
优秀作品
银奖:王兆水
个人简介:
王兆水,生于1964年10月09日。山东省潍坊市临朐县纸坊村人。1982年初中毕业于纸坊联中后从业于本村开办的粉未冶金厂,从事采购销售质检工作四年至1987年后辞职从事个体户经营验光配镜眼镜业务至今。平时愛好诗词写作,特别喜欢即景即感即兴而作,不拘风格,长年不辍。并长期保持羽毛球自由运动。近几年来还为村里组里做一些琐碎群众工作。为人正直,并得到大家的一致肯定。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
优秀作品
铜奖:粱兴伦
个人简介:
梁兴伦,中共党员,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全科医学专业,中医学专业)。同济大学附属杨浦医院老年医学二科主任,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老年医学发展中心主任,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老年医学及全科医学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对代谢综合征,骨质疏松症,老年性痴呆等有一定研究。
学术方面:负责和参加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973项目在内的科研课题20余项,主办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5项次,发表论文80余篇,SCI论文5篇,协作出版学术著作6部,人卫版教材2部(副主编2项次),获得专利6项,其中骨质疏松症相关研究成果分别获得2017年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及2018年上海市医学会科技进步奖。
学术兼职:中国中医药信息研究会全科医学分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慢病管理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脑病学分会常务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高血压专业委员会心脏保护学组副组长,上海市医师协会老年医学分会科普教育组组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温泉医养分会常务理事等。
科普影响:热心公益和科普项目,所担任主播的在喜马拉雅FM的《梁师医友》(https://www.ximalaya.com/zhubo/35530466/)及“艾阅读”公众APP平台目前已播出70余期,收听人次二百余万;获得2020年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健康促进委员会办公室联合发布的 “上海市健康科普优秀作品”优秀奖; 2022年上海科普教育创新奖(科普传媒奖)。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
优秀作品
铜奖:焦芃博
个人简介:
焦芃博,祖籍山东省青州市,1957年9月13日,出生在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太平地镇牤牛营子村。儿童时帮助父亲放牛。少年时在牤牛营子小学读书,1975年至1977年在哈拉道口高中读书时,被选为团县委委员,评为赤峰县学习雷锋先进个人学生代表。并岀席赤峰县学雷锋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会议。1978年至1980年在牤牛营子小学教学,当民办教师,任五年级班主任,被评为全乡模范教师。2000年至2006年在山东济南红山画院任秘书长。
2007年至2010年在《内蒙古晨报》赤峰版广告部工作。被评为先进工作者。曾先后加入中国散文诗学会和中外散文诗协会。1993年在北京参加中国散文诗学会举办的北京之秋创作研讨会,《枫叶燃红的秋天》荣获一等奖。1994年8月,在北京由中国城市诗歌艺术研究所举办的“新世纪中国新诗的崭新开拓”研讨会,他创作的《长城,我的父亲》被评为抒情诗二等奖。著名已故作家邹荻帆先生生前亲笔为他题词:“长江后浪逐前浪,后浪应比前浪强!”。2001年,在中国文联出版公司岀版诗集《红山,那红红的火焰》。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高级院士。
优秀作品
铜奖:李志石
优秀作品
铜奖:张作东
个人简介:
张作东,自1976年—2017年任瓦房店市许屯镇中心小学教师,已退休。爱好文学、书法、对联,对中医很有研究…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
优秀作品
铜奖:尤明才
优秀作品
铜奖:刘建信
个人简介:
农闲时看看诗词类,佘力编写一个。现任北京汉墨书画院院士。
优秀作品
免责声明:网站作为信息内容发布平台,页面展示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站立场,不承担任何经济和法律责任。文章内容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及时删除。
编辑:rwddl8